国内媒体聚焦我系学生自制电动小汽车
日期:2017-05-25  作者:[db:发布人]   来源:[db:来源]  浏览量:1628

  “哇,那个酷酷的小车又开出来了。”当周佳斌开着自己设计组装的智能电动小汽车出现在东软校园里,周围的女生会这样评价。作为一名大四学生,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他这一件毕业设计,把这 4 年大学所学尽数运用,他说,在没完成这个毕业设计之前,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但经过这项实践,他决定未来要向电动汽车行业发展。

▲  这款“赛车”十分抢镜,也让驾驶员颜值暴增有木有

▲  佳斌在SOVO接受校内外媒体记者采访


        2016  12 月,周佳斌开始了自己的毕业设计。他决定自己造一辆小汽车,这一想法来源于他在大二大三时参加的智能小车的比赛。“我把比赛的心得总结出来,运用到电动车的设计上。”

 

  估量了一下自己的财力,他决定把车型定成赛车的车型,在整个设计中,他特别注重车辆的原创性:自己选定的芯片,电机的驱动原理,智能算法,可以达到自动驾驶。虽然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但电动汽车的精髓已经体现在这辆车子上了。


▲  87V5的正面,如果前脸上再贴上大东软的校徽,得帅成什么样



车子的结构与主要部件,可以看出纯电动,节能环保啊

    今年 4 月份的一天,周佳斌开着这辆自己亲手完成的“手工”小汽车出现在校园,同学们看到了都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女生们都直呼太帅了,“弄的我挺不好意思的,呵呵。”

 

    这辆车的时速可以达到20公里,按照车上装载的配置,充电2小时可以跑1小时,“大胆设想一下,在外观上改进的话,未来可以在校园里推广。”周佳斌对此颇有信心。

 

    周佳斌组装这辆智能电动车一共花了 7000 块钱,他说,如果可以量产的话,成本会大大降低。


▲  手工造汽车,周学长真牛~  小编也好想体验一下驾驶的感觉

▲  从侧面看,车子整体的结构很清晰


▲  车尾特写,因为是自动挡,驾驶起来轻松自如

    我校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管理团队教师、周佳斌的指导老师高菲说,周佳斌的智能电动小汽车尽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创新度和难度对一个本科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这考察了学生的外观设计与软件设计能力,电路板、机械设计、布线产品化、智能器件等。“由于经费限制,毕业作品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她说,周佳斌的就业理想是想成为智能电动汽车的从业人员,经过这样的实战,这已经给他增强了这方面的信心,同时对专业素质也有很大的提升。


▲  5月19日的运动会上,这款车曾惊艳全场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自 2000 年创立之初就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和实践。2002 年,学校按照真实 IT 企业环境建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周佳斌的智能电动小汽车就诞生在这里。学校实施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相融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具体的课程、项目、专题、创新创业实践等环节。今年初,学校已成功入选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 50 所高校。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