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让我获得了500强的实习的机会” -听邹鹏学长讲技能养成
日期:2020-07-31  作者:[db:发布人]   来源:[db:来源]  浏览量:1659

高考志愿填报快接近尾声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一定是所报考专业四年后的就业前景到底怎么样,同时这四年时光能否学习到真正的职场生存技能?今天小电邀请到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级的“邹神”邹鹏学长,讲述他的大学时光和求职的故事。

嘉宾简介:

邹鹏,智能科学与技术系2017级学生,担任AI人工智能社团社长,在校期间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国家三等奖、辽宁省特等奖,第九、十届蓝桥杯国家三等级、辽宁省一等奖;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东北赛区三等奖;曾获东软控股三等奖学金、明星社长等荣誉称号。

目前在京东实习,任产品经理,负责集团促销业务的设计和推广

引言

本科时光已度过了三年,对于专业的方向是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每一年都会有不同的思考,这一路并不容易,中间有很多曲折,与此相比,2017年关于高考和填报志愿这几天的记忆就很微弱了,而这三年的的体验也成为了我的一部分收获。

这篇采访,我会简单介绍一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和我本人的学习经历,希望能够为有需求的同学提供帮助。

专业概述

当初报考时,我检索到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一门覆盖范围很广的学科,简单来讲,可以分为硬件、软件和硬软件交互三个方向。而无论是分成几个方向,它们永远离不开“人工智能”这个词。

所以不止一个人说过,未来将是人工智能的时代,而本科时期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将成为初探人工智能领域的敲门砖。大学期间,将从最基础的C/C++学起,一步一步窥探其中的奥妙。

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对于人的思维模拟可以从两条道路进行,一是结构模拟,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制造出“类人脑”的机器;二是功能模拟,暂时撇开人脑的内部结构,而从其功能过程进行模拟。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便是对人脑思维功能的模拟,是对人脑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弱人工智能如今不断地迅猛发展,尤其是2008年经济危机后,美日欧希望借机器人等实现再工业化,工业机器人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快的速度发展,更加带动了弱人工智能和相关领域产业的不断突破,很多必须用人来做的工作如今已经能用机器人实现。

而强人工智能则暂时处于瓶颈,它的研究方向、实现原理和呈现方式都还未可知,还需吾辈共同推进。

就这样,我迷上了人工智能,爱上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项目实践

在东软,尤其是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的话,在整个大学生涯中,你将有无数参与项目实践的机会。学校重视学生实践,并且开设专业的教学课堂,在实践教导学习知识。

近三年来,我身边的同学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际机器人、华为杯智能大赛、蓝桥杯、辽宁省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获奖无数;很多同学跟着老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更有同学在本科期间就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或者计算机软著。

丰富的实践经历带来的不光是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荣誉的累计,在毕业之后,实践中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经历也会派上用处,甚至还有直接外派到企业的合作项目,这些也是日后就业的一大助力。

实习的机会

就这样,丰富的项目实践经历,和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老师们辛勤的讲授最先进的专业知识、技能,让我在大三时期就获得了企业的青睐,并最终选择了在京东实习,我非常的感谢东软,教会了我和企业无缝衔接的技能,获得了职场求职生存的本领。

结语

三年过去,高中时期对于各种专业的浪漫想象,如今已坦然。去什么学校读书,会影响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选择什么专业,将会决定,以后从什么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如何去解决问题,而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是在大量积累事件中慢慢形成,并不在你填写志愿的那一瞬间生效,成长的主动权永远在你我手中,祝各位一切顺利。

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