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一定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电子技术、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具备在通信系统设计与开发、通信网络运维与优化等领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领域从事相关产品软硬件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AI素养、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一定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电子技术、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具备在通信系统设计与开发、通信网络运维与优化等领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领域从事相关产品软硬件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AI素养、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1)公共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大学英语、人工智能通识、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体育、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实践、创业机会识别与商业模式构建、创新设计与复杂问题解决、创客体验与实践能力进阶以及一系列创新创业选修课程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按国家规定开设。
(2)专业基础课:
(a)计算机技术类课程:计算系统与计算思维、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双语、数据结构、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I(C++语言)、移动终端软件开发基础(Android)、Python程序设计;
(b)电路与电子技术类: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c)信号与信息处理类: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通信原理。
(3)专业课:
必修方向:
(a)通信系统设计与开发:ARM嵌入式开发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通信电子线路、信息与编解码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b)通信网络运维与优化: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Python网络运维、Linux服务器管理与应用。
选修方向:
(a)通信系统设计与开发: FPGA原理与应用、传感器与接口技术、信技术及系统仿真、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协议、前沿通信技术等;
(b)通信网络运维与优化:现代交换技术、现代通信网、TCP/IP路由技术等。
(c)低空通信技术与应用:低空通信与导航技术、低空控制技术原理等。
实践课程:
专业导引与职涯规划:面向大一同学、专业入门实践课程;
电子基础综合项目实践:面向大一同学,嵌入式软件开发实践课程;
电工技术项目实践:面向大一同学,工业控制实践课程;
通信应用技术实践:面向大二同学,嵌入式通信软硬件开发实践课程;
通信系统设计实训项目:面向大三小学期和大四实训,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综合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课内实践:设置了五级层层递进的课内实践项目体系,大一至大四每学年均设有综合实践项目,依托辽宁省微系统重点实验室、通信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搭建起“教学”与“工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主要面向低空通信技术应用新领域,基于智能无人机开发平台,创新构建了支撑无人机通信系统的感知层、传输层、控制层和应用层的实训教学体系,在保持原有相关通信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物联网技术和智能算法技术,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通信软硬件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能力。
(2)课外实践:设有专业社团、SOVO虚拟公司。有组织的培养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实践平台。近三年获国家级和省级大创项目20余项;学生在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挑战杯、蓝桥杯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160余项;年获奖人次占全专业学生总数20%以上,连续多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全国二等奖以上。
(3)实习实践:实施产学结合、与国际接轨的CO-OP教育计划,选派优秀学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与Intel(大连)半导体有限公司、东软集团、大连中车睿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连卓志创芯科技有限公司等全国近 20 余家企业签署了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工程实践能力深受企业好评,优秀毕业生在爱立信、大唐电信等知名企业就业。
就业领域:
(1)面向通信行业研发类企业,在通信系统领域,从事通信硬件开发、通信软件开发等工作。
(2)面向通信行业运维类企业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部门,从事通信网络设计、运维与优化等工作。
(3)面向通信技术应用行业(低空通信、元宇宙、车联网、物联网、AR/VR、工业互联网、智能应用领域),从事通信相关软硬件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系统集成、测试与维护等工作。
(4)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及专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