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鹏飞:以实干践校训,以创新领就业 —— 东软学子的智能制造成长之路
日期:2025-09-18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量:0

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下,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2016届毕业生叶鹏飞从校园走向产业一线,如今已成为大连坤达自动化有限公司系统集成事业部部长,他的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精勤博学,学以致用”的校训内涵,用扎实的专业能力与亮眼的职业成就,为在校学子树立了就业成才的鲜活标杆。

在校期间,母校“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培养模式为叶鹏飞筑牢了职业根基。跨学科课程体系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不仅让他系统掌握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更锤炼了扎实的工业系统开发能力和工程化思维,成为他攻克技术难题、引领项目发展的核心底气。这种“知行合一”的培养路径,与当前教育部、教育厅强调的“强化实践育人、促进毕业生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的就业工作部署高度契合,也成为他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投身行业以来,叶鹏飞始终以专业能力回应产业需求,用创新成果彰显就业价值,在核心技术领域不断突破:

1.主导研发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平台,通过 “驱动一体化核心控制系统 + 统一资源调度系统” 架构创新,实现生产数据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助力企业效率提升超 30%,展现了专业知识转化为产业价值的实践能力;

2.突破技术瓶颈开发刀具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获行业权威认证,印证了 “深耕专业领域、锤炼核心技能” 在就业竞争中的关键作用;

3.攻克机器人视觉引导技术并应用于航空特种装备领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彰显了跨领域创新能力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价值;

4.带领团队完成20余个跨领域大型项目交付,覆盖教育、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诠释了复合型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谈及成长,叶鹏飞对母校的培养满怀感恩:“2016年在A7教学楼的毕业定格,是职业征程的起点。实验室里导师的手把手调试指导、创新创业竞赛中的团队攻坚,这些沉浸式实践经历,让我在面对产业挑战时更有底气——这正是母校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精准衔接的最好证明。” 他的感悟,直观展现了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对就业质量的深刻影响。

作为校训精神的践行者,叶鹏飞始终关注母校发展,对学院 “芯片设计 - 集成电路-智能算法-智能机器人”的全产业链培养体系高度认可:“这种软硬结合的复合型培养路径,精准对接了智能制造行业的人才需求,正是学院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高的关键所在。” 而学院蝉联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跻身全球创新百强的发展成就,更让他坚定了与母校深化合作的信心。

面向未来,叶鹏飞期待与母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在智能机器人、智能算法优化、一体化控制器研发应用等领域开展技术共研、联合育人,这与教育部“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就业工作要求一脉相承。他的职业历程与合作愿景,不仅为在校学生树立了“扎根产业、实干成才”的就业榜样,更彰显了学院落实就业政策、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扎实成效。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