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GOL杯”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培训分享会
日期:2025-09-24  作者:王旭凤   来源:  浏览量:15

近日,为积极备战2025年“RIGOL杯”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微电子工程系联合智能与通信工程系共同组织了一场专题培训分享会。本次活动邀请3名参加培训的老师分享培训心得,共有20余名教师参与。

RIGOL杯”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普源精电(RIGOL)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一项重要赛事,旨在推动电子信息类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提升教师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能力,促进产教融合与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在分享会上,三位老师分别就选题方向、评审标准以及文档设计进行分析。

严舒涵老师围绕“RIGOL杯”竞赛的核心要求,系统梳理了竞赛选题的关键维度。她强调,一个好的选题应兼具教学性、工程性与创新性,既要贴合电子信息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又要体现实际产业中的技术痛点,同时还需展现一定的新颖性与探索价值。她结合往届获奖案例,从“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到“创新研究型”三类实验设计路径出发,为在场教师提供了清晰的选题思路和实操建议,帮助大家避开常见误区,找准适合自身课程背景和实验条件的选题方向。

1af048ea8696c11592e20b136f445786

张瑶老师聚焦竞赛评审体系,详细解读了“RIGOL杯”的评分细则与核心考察点。她从教学目标设定、内容设计合理性、实施可行性、创新性、成果展示效果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指出评审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细节陷阱,如实验环节之间的逻辑连贯性、数据处理的严谨性、评价标准的可量化程度等。张老师还通过正反案例对比,帮助教师理解如何在高阶性、挑战度与教学适用性之间取得平衡,从而有效提升案例的整体竞争力。

d90278f493fe7493562464b602ac7b82

邹雪老师从竞赛文档的撰写规范与表达策略入手,系统梳理了文档中常见的问题与改进方法。她指出,一份高质量的竞赛文档应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图文并茂、语言精准,尤其要重视实验背景与意义、教学设计流程、实验结果分析与教学反思等核心模块的撰写。邹老师还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图示、数据表格、代码片段等多种形式增强文档的专业性与可读性,避免内容空洞或格式杂乱,从而全面提升文档质量与评审印象。

2e250993f7eecd66259cd70ff361d4c3

未来,我校将持续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教学—竞赛—产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体验与实践机会。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