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帆起航,逐梦前行”,当这句充满力量的口号在会场响起,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生社团首次见面会正式拉开帷幕。10 月 21 日,由社团副社长段沂霖主讲的这场见面会,不仅带新成员们走进了本社团将开展的培训的方向,更勾勒出了一条从知识学习到实践成长的清晰路径。
一、介绍社团,带领新生认识社团
本社团作为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直属社团,人工智能学生社团自 2014 年成立以来,就始终以 “培养 AI 领域实践型人才” 为目标,在姜楚航、严舒涵两位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收获了累累硕果。
二、社团活动方向介绍
若你担忧入门存在困难,或是对发展方向感到迷茫,无需顾虑!社团已为新成员精心规划了三大发展方向,从基础培训逐步推进至实战应用,将循序渐进地引领大家深入探索人工智能领域。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向:
1. 软件方向:从 C 语言入门,筑牢编程根基
C 语言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 “基石”,也是参与编程竞赛的 “利器”。社团精心设计了4 周系统化培训,每周二通过 “理论讲课 + 随堂实验” 的模式,帮你从零基础进阶
硬件方向:从PCB入手,玩转智能设备
针对硬件方向感兴趣的社员,社团将开展PCB专项培训,不仅覆盖智能设备电路原理、电子元件特性等核心基础,且PCB设计与制作内容紧扣专业课程,能帮大家提前构建知识框架、积累实践认知,为后续专业课学习铺路。更重要的是,培训可让社员掌握PCB制作、电路焊接等竞赛关键技能,为冲击辽宁省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Proteus仿真设计大赛等赛事夯实基础,显著提升获奖概率。
数字人方向:解锁 AI 新场景,打造专属智能体
为探索AI与数字人的融合创新,社团引入“nuwaai.com在线数字人制作平台”并开设专项培训:理论教学将从数字人与智能体的概念启蒙切入,逐步深入技术原理探秘与多元应用场景解析;实践操作环节则手把手指导成员完成数字人创建,让数字人成为实用工具。
未来可期:你的收获,远不止知识

本次人工智能学生社首次见面会,不仅让大二同学们清晰了解了社团的培养方向与发展价值,更在社团负责老师与院系领导的寄语中,感受到了来自学校与系部的支持力量,为大家未来的社团学习与大学成长注入了信心。
社团负责严老师明确指出社团成立于 2014 年,核心目标便是弥补课堂学习的实践空白,课堂上理论知识为主、自主探索空间有限,C 语言、Python 等编程语言学习后易出现 “懂概念、不会用” 的基础薄弱问题,而社团恰好为大家搭建了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的平台。
同为社团负责老师的姜老师,则从 “大学四年生活规划” 的视角,鼓励同学们把握社团机遇。他提到,社团不仅是学习技术、提升能力的场所,更是丰富大学生活、拓展成长维度的平台。
智能与通信工程系主任韩老师的发言,则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系部对社团的全力支持与开放包容的态度。她首先对新加入社团的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同时明确指出,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始终将社团作为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重要载体,系部都会给予充分保障,为社团活动的开展与同学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更值得关注的是,韩老师特别强调社团的开放性,不仅欢迎本学院学生加入,更期待各学院对 AI 领域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其中,通过跨学科交流碰撞思维火花,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的多元应用场景。
此次见面会的落幕,是同学们开启 AI 实践之旅的起点。无论是严老师对社团培养体系与赛事资源的细致解读,姜老师对把握机遇、丰富大学生活的殷切提醒,还是韩老师代表系部传递的支持与包容,都传递出同一个期待:希望同学们以热爱为驱动,在社团中沉浸式学习、主动式创新、合作式发展,既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也找到人生的清晰方向,让大学四年在成长与突破中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