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 | 以匠心育匠才,做青春路上的引航者 优秀青年教师-姜楚航
日期:2025-11-14  作者:成峰   来源:  浏览量:0


姜楚航,智能与通信工程系专任教师,硕士毕业于中国计量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入职前曾有过大型起重设备的电控系统设计与开发、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入职后担任《单片机原理及及接口技术》、《电子线路辅助设计》、《数字电路I》等专业核心硬件课程的主讲教师及课程负责人。

入职以来个人业绩:发表EI论文3篇、软件著作权10余项;教师类竞赛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3项;指导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10余项;指导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2项以及评选优秀开放式课堂等。

课堂风采:让知识在互动中燎原

姜楚航老师的课堂,从来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一场师生共同参与的“思想盛宴”。他深谙互动式教学的精髓,巧妙将反转课堂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彻底转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与传播者。谈及他的课堂,“热闹”与“高效”是学生们最常提及的关键词。

在课堂上,他常用独特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反转课堂是高频场景,姜老师会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走上讲台分享与讲解,而台下同学的提问、质疑与补充,更让知识在思维碰撞中愈发清晰。这种反转设计并非简单的“角色互换”,而是姜老师精心搭建的成长阶梯。除了反转课堂的特色形式,他抛出的问题也从不局限于“是”或“否”的简单回应,而是兼具启发性与开放性,总能推动学生深入探索。这种高效的互动教学模式,既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课堂氛围愈发活跃。

在课堂上,他常用独特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反转课堂是高频场景,姜老师会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走上讲台分享与讲解,而台下同学的提问、质疑与补充,更让知识在思维碰撞中愈发清晰。这种反转设计并非简单的“角色互换”,而是姜老师精心搭建的成长阶梯。除了反转课堂的特色形式,他抛出的问题也从不局限于“是”或“否”的简单回应,而是兼具启发性与开放性,总能推动学生深入探索。这种高效的互动教学模式,既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课堂氛围愈发活跃。

课堂之外,姜老师的关怀同样及时有力。他会通过企业微信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会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最及时的帮助。他的教育理念中,师生之间没有距离,只有共同探索未知的伙伴情谊。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教育的温度在师生间自然流淌。

正因如此,他所教授的班级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学生们不仅在知识上收获颇丰,更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多名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各类竞赛中脱颖而出,用优异成绩印证了他课堂教学的扎实成效。

社团里的灯塔:用热爱照索之路

当夕阳的余晖洒向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校园,A2-209教室里却灯火通明,课后的智能AI社团是姜楚航老师的另一个“主战场,作为社团的指导教师,带领着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既有每周固定的技术培训,也有不定期的创新竞赛。姜老师精心设计了"软件+硬件+算法"三大发展方向,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成长路径。在这里,姜老师成为了学生们技术创新路上的同行者。他耐心指导学生焊接电路、调试代码、设计项目,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手中的实物作品。

 

在姜老师的带领下,智能AI社团硕果累累。成员们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奖。社团也成为了学院最具活力的学生组织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热爱科技的学子加入。每一个黄昏到夜晚的时光,都见证着这群年轻人在科技探索之路上的成长与蜕变。

竞赛领航:赛场展锋芒,同心创佳绩

竞赛场上显锋芒,奖杯荣光映初心。在姜楚航老师的悉心引领下,学生们在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凝聚着师生同心的默默耕耘与全力以赴。

今年暑期,姜老师带领同学们深耕项目优化与作品调试。他扎根实践教学一线,在实验室里与学生并肩作战,反复打磨程序、攻克技术难关,既提供专业精准的技术指导,也给予温暖坚定的精神鼓励。他以全程坚守陪伴学生共同攻坚,最终带队奔赴苏州参加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成功斩获全国一等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高校教师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精神。

“竞赛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姜楚航老师始终秉持这一育人理念,将赛事作为检验学习成效、锤炼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收获了沉甸甸的奖项,更在实战中练就了直面挑战的勇气、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积淀了受益终身的工程素养,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从晨曦初露到夜幕低垂,从三尺讲台到竞赛赛场,姜楚航老师用青春与热情诠释着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梦想的点燃者;不仅是技术的引路人,更是人生的导师。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这片沃土上,他如一棵挺拔的青松,扎根教育,枝展科技,为无数学子撑起一片创新的绿荫。

 

文字撰写:成峰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