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格局下,产业学院积极探索科研与实践并进的创新路径,引导学生在真实产业环境中深化科研能力、拓展创新思维。2025年11月,学院师生团队在科研实践、技术创新与项目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同学们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卓越的科研能力,符合学院“学研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宗旨。
![]()
科研驱动创新:项目成果落地见效
在学院系统化科研训练体系的支持下,朱天艾同学在科研成果产出方面表现突出。11月份,其围绕智慧校园与智能学习平台建设方向,完成了多项软件著作权的研发与申报工作,累计五项软著以第一作者身份成功登记。这些成果涵盖学习行为分析、学业状态预测、个性化学习服务以及仿真管理系统等多个方向,展现了较强的系统设计能力与算法模型构建能力,为智慧教育场景下的数据处理与智能应用提供了创新性的技术路径。
在软著编写和系统完善过程中,学院导师团队提供了关键性的指导支持。专业教师从技术可行性、功能结构设计、文档规范撰写到创新点提炼等方面进行全程辅导,帮助项目组不断优化系统逻辑、完善核心模块,确保每一项软件成果都具备完整性、独创性与应用价值。通过导师团队的精准指导与学院科研平台的资源保障,朱天艾同学在软件研发、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文稿撰写等方面得到了系统性的能力提升,实现了科研成果从构思到落地的高质量产出。
![]()
学以致用:科研精神激发创新潜能
朱天艾同学表示,在学院的科研氛围中,理论知识不再停留于课堂,而是通过科研项目和产业实践得以验证与深化。团队成员在一次次实验与改进中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了“问题导向、结果驱动”的科研思维方式。导师团队也在科研训练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技术背后的应用价值,形成了科研与产业互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创新高地
未来,现代半导体产业学院将继续以“科研+产业”双引擎驱动学生成长,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以项目为核心、以成果为导向的科研实践平台。学院将持续激发学生科研热情,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让更多像朱天艾一样的青年学子打造具有产业价值与社会意义的科研项目,让科研之光照亮产业创新的未来。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从课堂到产业一线:现代半导体产业学院联合青岛天仁微纳打造实习就业闭环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