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张晓旭老师主讲的《数字系统测试与可测性设计》课程,被评为“校级综合改革优秀课程”。该课程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核心必修课,不仅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上实现了系统性创新,更以“专业教育+隐性思政”“项目引领+AI赋能”“跨校协同+多元考核”等特色举措,打造了新时代工科课程改革的典范。
课程团队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直面传统教学中学时有限、内容抽象、与产业脱节等痛点,持续推进三阶段改革:从早期夯实资源基础,到中期探索混合式教学,再到近年来全面实施“综合改革+数智赋能”,不断迭代升级。2023年,课程一举斩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数字化立体课堂示范课”“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三项荣誉;2025年,更成功联动东北大学优质资源,成为辽宁省跨校修读学分平台上的共享课程,有效拓展学生视野,弥补48学时局限。
尤为亮眼的是,课程将思政元素如“基因”般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通过苏轼诗词化解学习焦虑,借《论语》《孟子》引导辩证思维,结合国家集成电路“卡脖子”现状激发使命担当,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领。同时,依托合作企业合肥君正科技的真实案例,重构实验与三级项目体系,实行“一人一策、随机方案、代码约束”,大幅降低雷同率,并设置高阶挑战任务,确保课程具备“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
面对AI浪潮,课程团队主动拥抱变革,构建“人机共学”新生态:教师端利用AI辅助备课、出题、组卷;学生端则在脚本调试、文献检索、PPT制作、错题巩固等场景中深度应用大模型工具。课程还上线24小时AI智能体答疑,打造全天候学习支持系统。
在考核方面,课程打破“一考定终身”模式,形成“50%形成性+50%终结性”多元评价体系,引入量规、生生互评、创新加分等机制,推动评价从“判断”转向“改进”,助力学生持续成长。
此次获评,既是肯定,更是起点。课程团队表示,将继续深化“一课三融”(专创融合、产教融合、思专融合)改革,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集成电路人才贡献东软智慧。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我院师生捷报频传 在多项省级国家级赛事中斩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