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 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分别在武汉理工大学(赛道一:工程实践赛)和武汉职业技术大学(赛道三:ICT基础通识赛)落下帷幕。最终,我院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23级温荃、王铮臻同学获得工程实践赛本科B组全国二等奖;23级黄圣航、李沐远同学首次参加ICT基础通识赛并获得全国二等奖!
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我校获奖名单
赛道 | 选手姓名 | 指导教师 | 奖项 |
工程实践赛
| 王铮臻、温荃 | 刘宇、王宏波 | 二等奖 |
李喆、张子琛 | 李慧、王宏波 | 三等奖 | |
雷孟卓、于佳冰 | 王宏波 | 三等奖 | |
ICT基础通识赛 | 黄圣航、李沐远 | 刘宇 | 二等奖 |
1. 赛事背景
“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教委北京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共同组织承办、北方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广大高校协办的全国性创新实践型竞赛。大唐杯已被教育部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竞赛项目。大赛依托中信科移动深厚的技术底蕴,将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已成为国内信息通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新竞赛项目。
2. 赛事过程及成绩
2025年4月19日,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省赛如期举行,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百余名学生参加了比赛。经过理论知识、仿真操作两个比赛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获得省级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三等奖38人的优异成绩。


第十二届大唐杯省赛过程
2025年7月13日,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分别在武汉理工大学(工程实践赛)和武汉职业技术大学(ICT基础通识赛)落下帷幕。最终,我院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23级温荃、王铮臻同学获得工程实践赛本科B组全国二等奖。
特别一提的是,我校首次参与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的新设赛道——赛道三ICT基础通识赛,来自23级的黄圣航和李沐远两位同学表现尤为出色。最终,经过与全国各高校优秀选手的激烈比拼,这两位同学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临场发挥,成功斩获全国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也为学校在该赛事中开创了新的里程碑。

温荃、王铮臻同学获得工程实践赛本科B组全国二等奖

黄圣航、李沐远同学首次参加ICT基础通识赛并获得全国二等奖
3. 竞赛总结
近年来,通信工程系深刻认识到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积极探索二者协同培养的有效路径。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通信原理I》、《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技术》、《前沿通信技术》等课程,为学生备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通信工程专业教师团队的系统指导下,指导教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学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习与备赛计划。初赛以“理论考试 + 仿真实操”为主,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制定“每日 1 小时理论刷题 + 1 小时实操训练”计划,每周记录学习进度,小组互助,共同进步。定期开展理论知识开展专题讲解,梳理高频考点。同时,课堂上通过教学渗透与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跨学科环节,将竞赛相关的知识点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竞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实操训练方面,指导教师设计训练方案,模拟真实竞赛场景,让学生进行反复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学中引入跨学科知识,助力竞赛


国二获奖学生王铮臻记录的备赛笔记展示
为了提高备赛效率,让备赛更具针对性,邀请了往届国赛获奖学生分享备赛经验和技巧。这些获奖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从学习方法、心态调整、临场应变等多个方面为参赛同学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指导。通过榜样力量激励参赛学生们以积极的态度准备比赛,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决心。


获奖学长分享备赛策略
此次比赛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是通信工程专业长期以来坚持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协同培养的成果体现。通过这次比赛,学生们不仅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锻炼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未来,通信工程系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也会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各类学科竞赛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竞争力,为我国信息通信领域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我院学生在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