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学院 | 多元协同育英才!我校产业学院计划赋能低空经济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日期:2025-11-28  作者:李婉然   来源:  浏览量:2

# 产教融合聚合力 产业学院筑高地——我校构建多元化协同育人新生态

为精准对接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改革,我校以产业学院建设为核心抓手,通过“走出去学经验、请进来谋合作、深对接拓资源”三维举措,构建起“政行企校”协同、多产业覆盖、全链条育人的产业学院发展计划,为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筑牢平台。

 

## 对标先进,锚定产业学院建设标杆

我校主动对标行业领先范例,组织教学团队赴苏州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开展专题交流学习,汲取“政行企校”四方协同办学的宝贵经验。苏州低空经济产业学院由高校牵头人才培养,国企提供15000m²实训场地与设备支撑,行业协会制定培养标准,科研院所把控技术方向,形成的全方位育人体系,为我校产业学院建设提供了清晰参照。其开设的5周短周期“低空飞行器应用技术微专业”、“学习-考证-就业”无缝衔接的执照考点建设、“双师双岗”师资流动机制等创新做法,为我校优化产业学院课程设置、实训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借鉴。

 

## 精准对接,拓宽产业学院合作赛道

围绕重点产业布局,我校积极链接优质企业资源,推动产业学院合作向纵深发展。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与大连(华宇)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围绕车联网产业学院合作展开深度洽谈,明确人才定制培养、实习就业对接、实训基地共建三大合作方向。依托我校已建成的车联网产业学院成熟经验,将通过“定制班+企业实训+实习留用”模式,为企业定向培养安卓APP开发、MCU开发等急需人才,建立长期人才输送通道。在低空经济领域,智能与通信工程系先后走访大连旋翼科技、暗剑智航科技等骨干企业,围绕课程体系优化、实训基地共建、技术联合攻关等达成初步共识,计划将农业植保、城市安防等真实产业场景融入教学,实现课堂与产业的无缝衔接。

 

## 多维发力,完善产业学院建设蓝图

未来,我校产业学院计划将聚焦三大核心发力点:一是构建“一产一院”特色布局,围绕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打造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集群;二是深化“政行企校”协同机制,整合高校教学资源、企业技术设备、行业标准规范、政府政策支持,形成育人合力;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强化“双师双岗”师资队伍建设,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实训设备,开设灵活多样的微专业和定制班,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同时,将积极筹建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扩大合作辐射效应,让产业学院成为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技术创新的“助推器”和产业发展的“服务站”,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