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相关机构主办的全国性学科竞赛,旨在推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该赛事面向全国高校学生,涵盖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等多个赛道,包括服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前沿领域。比赛注重实践与创新,要求参赛者完成硬件设计、算法开发或系统演示,通过分区赛和全国总决赛的层层选拔评选出优秀项目。赛事被列入教育部高校竞赛评估榜单,具有较高权威性,获奖证书受到院校认可,优秀团队还有机会获得企业支持或推荐至国际赛事。
机器人舞蹈赛(仿人单人)主要围绕仿人机器人领域,开展仿人机器人复杂动作 规划、通讯 、控制等技术研究,进行该比赛,可以锻炼学生的 动手能力、编程能力、创造性思维等能力,同时提高仿人机器人 在舞蹈中对动作的复杂性与艺术性及动作与音乐的配合。
8月1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机器人舞蹈赛(仿人单人)全国决赛成绩公布,我院机器人专业师生首次参赛斩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我院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一直秉持着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最先进的设备和实验室资源,以培养学生在技术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备战过程中,指导教师全力付出、辛勤辅导,同学们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不断追求对技术的渴望和能力的提升。
弦音溯光队作品简介:
队伍名称:弦音溯光
参赛队员:刘慧 张碧函 董馥祯
指导教师:杨旭鸣 徐丹
获奖等级:国家级一等奖
所属专业:机器人工程
本作品编曲选取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的凄美唱段,搭配气势磅礴的流行歌曲《霸王别姬》,京剧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完美融合,让传统戏曲的细腻婉转与现代音乐的激昂豪迈相互碰撞,形成极具张力的听觉盛宴。
在机器人舞蹈编排上,充分发挥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创意。通过编程精准控制机器人动作位置,并使用电机速度控制,以刚柔并济的机械舞步演绎霸王别姬的悲壮故事,用机器人特有的节奏感与力量感,诠释古典英雄末路与儿女情长的情感冲突。舞蹈设计融入现代街舞元素与京剧程式化动作,使机器人在展现科技魅力的同时,传承戏曲文化精髓。
本作品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能力,探索科技与艺术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让观众在感受机器人舞蹈科技魅力的同时,领略经典文化的历久弥新,为机器人舞蹈比赛增添一抹独特的东方文化色彩。
弦音溯光队创新点:
以 “舞” 为载体,跨越时间的长河;以 “歌” 为纽带,串联起中华文明的演变脉络。《十面埋伏》的旋律敲响了楚汉风云的历史回响,《万疆》的悠扬旋律勾勒出近代中华大地的壮阔脊梁;再跟随《AI作曲》的创新节奏,实现多元文化与时代的跨界融合,让不同时代的文化基因在机械舞步中碰撞交融,以创新姿态奔赴未来,传承并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信念,也呼应了《古今长歌》对民族精神致敬、奔赴璀璨未来的主旨。
荣凯队作品简介:
队伍名称:荣凯队
参赛队员:廖荣灿,王凯州
指导教师:图雅 温立佐
获奖等级:国家二等奖
所属专业:机器人工程
“暴风赤红”本就来自科幻电影,加装LED灯后,更强化其科幻属性。头部灯光可象征智能核心,手臂和后背灯光如同能量传导装置,使机器人仿佛从科幻世界走出,契合其机甲形象设定,满足观众对未来科技感的想象。头部、手臂、后背的LED灯可在机器人舞蹈时呈现丰富动态光影变化。如头部LED灯可模拟眼神闪烁或能量汇聚效果,手臂动作时灯光随挥动轨迹闪烁,后背灯光则在转身等动作时展现绚丽色彩流转,让机器人宛如舞动的发光艺术品,增强视觉冲击力与观赏性。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我院在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机器人舞蹈赛(仿人多人)中斩获国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