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4日开始线上教学工作以来,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已经开展线上教学整整两周时间,全院师生都努力地克服着网络教学的诸多不便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知识的学习。作为学生骨干,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干部,他们的感想如何呢?让我们来听一听。
一、 学生会主席,刘汉伟
坐在冬的眉眼间,推开季节的窗,看阳光一点点的将温暖蔓延,一抹细碎的光晕轻轻飘落,温润了心底深处那片柔软。2020年是新的开始,在举国欢庆的时刻却因为受疫情影响无法出门。而东软学生们也由于疫情的影响,不能返校,只能由老师线上授课。虽然是在网上教学,但智电院的老师尽心尽力,听到的还是老师熟悉的声音。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即使我们不能相见,但网课,仍把我们相连,老师们你们辛苦了。中国加油!东软加油!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加油!
三、组织部副部长,张鑫蓥
飞蛾扑火是向往光明;
夸父逐日,是追求光明;
我们的停课不停学,难道不也是渴望闪闪发光的知识吗?
开学第一周,我对网课充满了好奇,知道咱们学校的网课似乎跟别的学校有些不一样,幸运的我们可以在网上遇见自己的专业老师。这里不仅有闲暇时间好听的背景音乐,而且还有课余时间充满欢声笑语的聊天记录。
虽然这样有灵魂的网课,给予了我们知识,但是希望疫情能早点结束,咱们课堂上见!
五、生活部副部长,原千又通过这两天的网课学习,对于同学来说是十分新鲜的形式。这股新鲜劲引起了同学们在课上以打字的形式跟老师积极互动,上课氛围十分活跃。在下课之后,网课也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这样一种新的形式真正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网课考验的是师生之间的默契,挑战的是每个学生的自律能力,带来的是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果。如果师生足够默契,配合良好、互动积极,那么网络授课绝不会是老师的“一言于堂”;如果学生足够自律,态度端正、心无旁骛,那么网络授课绝不会导致所谓的“形式主义”。诚然,长时间面对手机、电脑确实会对我们的视力造成极大的损伤,可难道这就是我们逃避网课、产生学习情绪的理由吗?古有凿壁借光,今有学生攀上房顶“蹭网”上课,无论是网络授课形式所迫,还是莘莘学子的一片赤诚之心,这份坚持和毅力都足以让人动容。
六、 新媒体中心副主任,杨雨涵
在上网课的日子里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归于电脑前,我每天流连其中。一个个专题学过来,生怕漏掉些许的精华, 网课它可以重复看视频的讲解,回播让我可以学得更好。我可以把中间忘记的部分又重新找回来,这是让我感觉到很有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