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
  • 首页
  • 2020年招生专题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 通信工程专业
    • 机器人工程专业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专业介绍
    • 组织架构
    • 现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院长寄语
    • 校友风采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
    • 科研成果
  • 创新创业
    • 双创项目
    • 学科竞赛成果
  • 党团工作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CO-OP教育
    • CO-OP教育计划
    • 就业信息
  • 服务指南
    • 学院黄页
    • 树人工作室
    • 学生事务中心
    • 下载中心
    • 校友服务指南
  • 首页
  • 2020年招生专题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 通信工程专业
    • 机器人工程专业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专业介绍
    • 组织架构
    • 现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院长寄语
    • 校友风采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
    • 科研成果
  • 创新创业
    • 双创项目
    • 学科竞赛成果
  • 党团工作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CO-OP教育
    • CO-OP教育计划
    • 就业信息
  • 服务指南
    • 学院黄页
    • 树人工作室
    • 学生事务中心
    • 下载中心
    • 校友服务指南

专业介绍

  • 首页
  • 正文
  • 专业介绍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介及专业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介及专业特色

  • 发布人 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
  •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24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立于2006年,基于国家和辽宁省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电子信息人才的需求,专业秉承“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利用大连市软件园区和高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环境优势,借力区校一体化建设,定位于嵌入式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电子产品的硬件设计与开发、嵌入式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智能信息处理等电子信息行业亟需和具有前瞻性的方向。通过构建具有“双创双实(创新、创业、实习、实训)”教育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了普适+实践+专业+运营“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相融合,致力于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 专业建设成果

近年来,专业取得了一系列专业建设成果,已成为辽宁省电子信息工程品牌示范专业。

2012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辽宁省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2013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辽宁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3。

2018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

2019年,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近三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际机器人比赛中,累计获得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奖项达300余人次,增长率分别为33%、15%和27%;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项;申请专利、软著14项。

  • 校企合作与就业

依托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校企联盟、辽宁省电子信息产业校企联盟,将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校企联合实验室、省市科研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校企联盟实践基地进行一体化设计,构建“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工程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产学研融合一体化工程实践平台,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平台支撑,每年通过CO-OP(校企合作)计划在实践基地顶岗实习的学生占本年级学生人数25%左右。近三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也稳步提升。专业对口就业率80%以上。优秀毕业生在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瑞萨、搜狗、TI、埃森哲等国际知名企业就业。学生的优秀实践作品被中青在线、中国日报、搜狐、网易、半岛晨报等多家知名媒体报道。

据麦可思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2018)统计,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8%。本专业2016届毕业生和2017届毕业生的平均月薪资为5554元和5915元,比全国“非211”本科平均薪资高31.9%和28.9%。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一定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电子信息专业的基本理论,具有电子产品的软硬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面向消费电子、医疗、汽车电子、通讯、安防、智能制造、物联网、工业控制等领域,能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应用和维护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口语、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与演讲、体育、创新创造与改变、思维创新与开发、创业者的成长之路、从非商业计划到商业计划以及一系列创新创业选修课程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按国家规定开设。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导引与职业生涯规划、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双语、数据结构、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Java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字图像处理、微控制器原理与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数据库、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处理、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机器学习、嵌入式系统技术与应用、图形用户界面程序开发、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开发、自动控制原理、先进控制技术、FPGA原理与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工业现场总线与控制网络、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嵌入式系统软硬件综合设计实训项目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强调“做中学”,以基于课程的项目设计、学科竞赛、创新产品开发为手段,一体化设计学习小组、兴趣小组、专业社团、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教学体系平台,培养学生电子信息系统软硬件开发能力。

(2)拥有INTEL 嵌入式系统联合实验室、ALPINE 汽车音响联合实验室、TOSHIBA 嵌入式技术联合实验室、测量与传感技术实验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验室等一系列国内先进的电子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支撑平台。

(3)实施产学结合、与国际接轨的CO-OP教育计划,每年有30%的学生赴Intel、腾讯、瑞萨、西门子、东软集团、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阿尔派大连研发中心、中国北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等业内著名企业实习或就业。

就业领域:

(1)面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的相关企事业单位:

-从事电子产品的硬件设计、开发、测试、系统集成和维护等工作。

-从事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等工作。

-从事信息处理、工业控制等方面的开发、调试和运维等工作。

(2)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

上一篇

志愿服务疫情防控,电院学子奋勇当先 (第六期)
2020年4月24日

下一篇

招聘信息|上海联通2020校园招聘
2020年4月24日

猜你喜欢

  • 喜报:大奖拿到手软,电子学子再获三项国家级奖项
    26 八月, 2020

    8月14日,2020年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 …

  •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电子信息工程系智能制造社团持续开展暑期线上培训
    4 八月, 2020

    学科竞赛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技术人才的最有效途 …

  • 学长学姐唠专业,大咖为你讲电子 —-张嘉赫&张亚男带你了解电子信息工程
    3 八月, 2020

    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已经报考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考生,一定在担 …

近期文章

  • 喜报:电子信息工程系党支部获评2020年辽宁省高校“校园先锋示范岗”
  • 优秀!智能学院新增两个省一流专业
  • 致全体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 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年贺辞
  • 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召开关于做好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会议

分类目录

  • 专业介绍
  • 教师风采
  • 新闻通知
  • 党建工作
  • 团学工作
  • CO-OP教育计划
  • 学科竞赛成果
  • 下载中心

招生信息网

校友网

智能与电子工程学院微信公众号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官网

©2018 Dalian Neusoft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Powered by WordPress.